寻青莲书院太白碑
清·王念曾
大雅沈消久,扶轮几百秋。
天才思异代,诗格谢时流。
祠宇栽莲认,遗碑剥藓求。
生徒欣鼓箧,莫负此中游。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年间彰明县令何庆恩等增修的《彰明县志·艺文下》。王念曾,顺天宛平(即今北京市)人,举人出生,乾隆十四年任彰明知县。
青莲书院遗址在原彰明县(今江油市彰明镇)南郊。据《彰明悬志》记载:“青莲书院在县东,唐士李白祠旧址,碑象尚存。乾隆二十一年知县胡整重建粉竹楼既暨南郊旧祠,清地七十七亩,以资司铎膏火。二十七年,知县陈谋查出昌明废寺地九亩五分为诸生膏火,岁收租钱一百七十余千。嘉庆十二年知县王衡、李友竹先后增修。”
此诗大意为:大雅久已沈消,太白“扶轮”而进。虽祠宇荒破而后继有人,所以值得“欣鼓箧”。
谒青莲祠怀古
清·邓在珩
一醉颓然云雨凄,飘零四海淚猿啼。
读书台去康山北1,卬友诗来让水西2。
本拟疏狂甘弃置,漫劳恩宠待评题。
清风自是高千古,绿竹猗猗漾碧溪。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彰明县令何庆恩和韩树屏等增修的《彰明县志·艺文下》。邓在珩,字玉斋,四川南部(今四川南部县)人,拔贡。乾隆二十年特受龙安府儒学训导,二十八年主修《彰明县志》。
邓在珩曾修《彰明县志》,所以他以一个史学家的眼光来评价李白。
【注释】
1康山,即大匡山。北宋时为避赵匡胤之讳,易“匡”为“康”。
2卬友,我的朋友。《诗经·北风·匏有苦叶》:“人涉卬否,卬须我友。”《尔雅·释古》:“卬,我也。” 让水,河名,见吉堡陛《谒太白祠》注。
太白故里
清·邓在珩
骑鲸人去迹犹留,冷淡村烟吊李侯。
奴视权阉真有骨,诗非老杜竟无俦。
秋风落月漫波渡1,夜雨荒原粉竹楼2。
太白星精长不死,龙门俎豆肃千秋。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何庆恩、韩树屏等增修的《彰明县志·艺文下》。李化楠,字廷玉,号石亭,四川罗江(今属安县宝林乡)人。清乾隆壬戌(1742年)进士,曾任顺天府北路同知,保举知府。有《万善堂稿》和《石诗文集》。
此为作者寻踪李白故里时的抒怀之作。
【注释】
1漫波渡,古渡口名,又名漫坡渡或蛮婆渡,在今之江油市青莲镇南盘江边。方志载:“李白母綄纱于此,有鲤跃入篮中,烹而食之,遂孕而生白。”
2粉竹楼,在青莲镇北阜。据《彰明县志》载:“粉竹楼,县(治今彰明镇)西南十五里,青莲侧,李白为妹李月圆造,遗址尚存。土人增葺,中奉太白、月圆木主。”
太白读书台
清·蒲中兰
人去台空爽气收,书声久已寂峰头。
一川花柳徒文藻,满目荆榛不胜愁。
灯影只频月影照,剑光莫并日光浮。
升高未竟景行止,怅望山巅思倍悠。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年间何庆恩等重修的《彰明县志·艺文下》。蒲中兰,清彰明人,禀生,余不详。
青莲郁翠
清·陈 谋
绝世才华李谪仙,故居今古艳青莲。
琴书仿佛匡山近,云树苍茫陇右绵。
无复鸿文光万丈,徒留翠竹郁连阡。
试看道夹亭亭植,峻节高标哪可攀。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年间彰明县令何庆恩等重修的《彰明县志·艺文下》。青莲郁翠为彰明八景之一。陈谋,陕西韩城人,清乾隆年间进士。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任彰明县令,余不详。
大 匡 山
清·张延基
拂草扪萝一径开,孤峰峭拔势崔嵬。
片云忽触断岩起,独鸟时从远浦来。
世上久无捧砚事,山中犹有读书台。
夜郎半道承恩日,不见江头捉月回。
【题解】
该诗选自清光绪年间武丕文、欧培槐等重修的《江油县志》卷二十四。张延基,清石泉(今四川省北川县)县令,江苏省江宁县人,余不详。
太白祠二首
清·李调元
其 一
太白祠前草欲芜1,米颠碑迹半模糊2。
平生亦有清平调,诗到匡山一字无。
其 二
绳床寂坐非求佛,仕路奔波不为贫。
疑是前生多夙契,与君相近又相亲。
【题解】
此七绝二首选自清光绪年间武丕文、欧培槐等修纂的《江油县志》。李调元,字羹堂,一字雨林、赞庵、鹤州,号墨庄、童山蠢翁等,四川罗江(今属德阳市安县)人。乾隆二十八年(1764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吏部主事。曾作广东乡试副主考,寻迁考功司员外郎、广东学政等。因得罪权臣而贬伊犁。以母老乞归,终生不复出。李调元素有“四川才子”之称,博学广识,著有《童山诗集》、《童山文集》、《蠢翁词》及剧曲二十四卷。论著有《雨村曲话》、《雨村剧话》、《燃犀志》,辑有《五代诗》等。
【注释】
1太白祠,江油大、小匡山和李白故里青莲镇均有太白祠,此指大匡山太白祠,建于北宋初。
2米颠,宋书法家米芾。米芾曾书李白少作《题江油尉厅》诗碑。此碑原在大匡山,现移江油李白纪念馆。
谒青莲祠
清·胡 整
松篁台殿拂云凄,山鸟嘤嘤恰意啼。
花影淡描明月下,书声静度夕阳西。
追怀螭陛承恩日,细咏蛾眉顷国题。
领略仙风还眺望,恍如身入武陵溪。
【题解】
该诗选自清光绪年间武丕文、欧培槐等修纂的《江油县志》。胡整,河南人,武举出生,乾隆二十八年任彰明知县。余未详。
此为一首唱和诗,乃步龙安训导邓在珩《谒青莲祠怀古》诗韵。
重建青莲书院
清·叶光宗
听话荒祠满目凄,神功诗夺鬼神嗁。
江云薄暮瞻工部,梁月清秋照蜀西。
几度风雷呵断碣,一朝台殿振翬题1。
遥遥知己应相待,释菜无嫌荐让溪2。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年间由何庆恩、韩树屏重修的《彰明县志·艺文下》。作者叶光宗,四川渠县人,清末副贡生,余不详。
此诗步龙安府训导邓在珩《谒青莲祠怀古》韵,但写法各别。邓诗重在评述,而本诗重在对眼前景物进行描述。
【注释】
1翬题,《诗经·小雅》:“如鸟斯革,如翬斯飞。”翬,指檐角;题,指柱头。此处写青莲书院建筑之宏伟。
2释菜,古人入学不用牲牢瞥帛,而以芹菜一类敬奠先贤,为释菜礼。 让溪,即让水,见吉保陛《谒太白祠》注。
陇西院怀古
清·张士一
匡山高躅仰青莲,信是三清降谪仙。
天宝以来谁抗手,杜陵而外没齐肩。
才通夷语书能退1,力荐汾阳阃可专2。
再造唐京留伟绩,岂徒诗酒到今传。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志重修的《彰明县志·艺文志》。作者张士一,清人,廪生,余不详。
陇西院在今青莲镇天宝山麓,与大匡山相距约七十余里。
【注释】
1才通夷语句,指李白“醉草答蕃书”(“ 答蕃书”或称“吓蛮书”)。
2力荐汾阳,《新唐书·李白传》:李白“初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及白坐永王璘败,当诛,子仪请解官以赎。” 阃可专,《史记·冯唐传》:“阃于内者,寡人制之;阃于外者,将军制之。”引申指统兵在外的将军。这里指李白力荐郭子仪一事。
游匡山用太白《辞山》原韵
清·杨宾华
萝烟暮霭影参差,丹壁凌霄松倒垂。
客卧高岩邀月饮,僧归远岫带云随。
雪峰猿啸玉千树,桃洞泉咽花满池。
不逐匡山仙鹤去,难忘圣主育贤时。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年间彰明县令何庆恩等篡修的《彰明县志·艺文下》。作者杨宾华,福建闽海人,字大观,幼好学,搏览群书,且好拳勇及击刺术。因仰慕雪山胜迹,携家入蜀。著有《四书文缝》等集,并有《秋海棠》诗三百八十四首、《郑张二公序》一篇。
在步李白《出山》韵诗中,杨华滨此首堪称境幽意美、独饶旨趣。
青莲书院
清·冯三才
南郊旧宅草萋萋1,寂寞春秋烟树迷。
漫说词章传渭北,空留性氏志陇西。
凄凉鸟语闻山谷,冷落残碑没径蹊。
俯仰当年成往古,谁过渡口问莲溪。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年间彰明县令何厌恩等纂修的《彰明县志·艺文下》。作者冯三才,清福建宁波人,余不详。
【注释】
1南郊旧宅,即《彰明悬志》所载青莲书院,详见王念孙《寻青莲书院太白碑》诗注。
彰明太白祠
清·杨 揆
束发诵君诗,沧洲结遐想。
骑鲸蜕去经千春,空见长星照天壤。
蟠根仙李本陇西,或言山东称自杜拾遗。
此间乡土信清美,转以流寓为传疑。
让水澄碧,匡山嶔崎,
鞭鸾笞凤归不得,游踪汗漫谁能羁。
君身谪仙人,举世少同调。
一生倜傥慕鲁连,旷世才华惊谢朓。
当时稽山贺监洛阳董糟邱,倾襟倒舄亦复非常俦。
独有阶前盈尺地逼仄,激昂吐气岂藉韩荆州。
召君沉香亭,流君夜郎道。
尘寰游戏皆偶然,梁父吟成独长啸。
锦袍画舫中流开,落花如云江上来。
鸬鹚长杓鹦鹉杯,江水潋滟浮春醅。
翻然捉月撇波去,方丈瀛洲渺何许?
搏得青山土一抔,不教鬼唱秋坟句。
青山宿草成荒芜,青天片云时有无。
狂歌纵饮聊自适,世皆欲杀胡为乎?
祗今青莲乡,犹作枌榆社1。
相望咫尺浣花溪,方驾词坛是凌跨。
我贳郫筒酒一尊,扪参历井赋招魂。
瓣香心事无人识,君忆元腪我忆君。
【题解】
杨揆,字荔裳,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后迁居常州、无锡(今江苏)等地。清高宗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起,历任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川北道按察使、甘肃布政使等职。有《桐华吟馆词稿》,又名《璎珞香龛词》。此诗为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作,由彰明知县张宏轩勒石立于青莲太白祠,时在腊月十八日,后由何庆恩等收入《彰明县志·艺文下》,诗题作“怀李太白”。
全诗气势雄浑,节奏流美,吞吐开合,极见波澜曲折之势。郑临川教授评之为“歌行中之妙品”。
【注释】
1枌榆社,枌榆为地名。汉高祖刘邦为枌榆乡人,起兵时祷于枌榆社,后来便借“分榆”作为故乡的代称,或称“榆社”。
癸酉秋过彰明漫坡渡谒太白祠
清·赵金笏
彩鹏无风难举翼,骏马莫骑空伏枥。
豪侠失志方外游,人间烟火非不吃。
我来漫坡渡口西,仿佛蓬瀛访仙迹。
八百年前溯盛唐,青莲已枯谪仙殁。
万稻绿中围赭墙,一院新祠当旧宅。
谪仙武昭九世孙,圭组中衰姓名易。
神龙逋蜀生伯阳,指李复姓阿谁识。
长庚兆梦岳降神,一名一字皆取白。
天才幼慧胜相如,诗思逸放师谢客。
苏贺揄扬知遇深1,元宗优礼闻望赫2。
金鸾召对御羹调,宝床方丈侍玉食。
宠任供奉入禁中,气盖天下志无敌。
沉香绝调奏清平,酩酊脱靴力士屈。
雷公振动玉女风,长安赐金忽迁谪。
爱才明主犹不容,四海飘蓬将焉适。
巨眼永王见岂朦,幕府僚佐势胁逼。
璘营宴逃瑾匿瑕,夜郎长流兔离窟。
鹊鸣巫峡喜赦书,帆逐浔阳灭孤迹。
二女伴冢泣青山,拾遗诏魂留虚职3。
楚魂故乡当归来4,月圆安在墓草碧5。
噫吁嗟乎!莫道白为诗酒豪,世事能论岂无绩?
羞为房琯战驱车6,独救汾阳再兴国。
汾阳已用弗弹冠,阍者闭关怒触额。
李牧不再慨边豺,有苗未平想干戚。
区区葵藿廻阳心,《梁甫吟》中试寻绎。
更读一篇《蜀道难》,勉君蛇虎避朝夕7。
此衷忠爱亦荩臣,少陵为仲白为伯。
忌醒乃啜渔父醨8,黜官始薄羊公石。
万里江河写胸怀,五岳烟云舞笔墨。
驺虞鸑鷟虽隐沦9,天汉高名悬日月。
骚坛大宗营村闾,此地生胎无死骨。
书台苔藓匡山前,粉竹荧火天宝侧。
廉泉让水鸭绿波10,可酿葡萄吊落魄。
古今栋宇屡沧桑,凭依灵荫终修饰。
紫袍白面美须髯,端坐神厨亲咫尺。
庭松初栽未龙鳞,月旦多评列碑碣11。
东方嵇阮一身兼12,俎豆乡贤曷有极13。
转怪一生王佐才,何事酒狂济诗癖。
天不使如郦食其,反如安期项羽徒。
私觌百世精诚溟海沉,瓣香再拜为叹息。
【题解】
赵金笏,生平未详。清嘉庆时曾钦命四川侯补道,庚午(嘉庆十五年)武闱监试,摄理龙安府事。该诗见于青莲太白祠诗碑,为清嘉靖十八年(1813年)年立。同治《彰明县志》题为“谒青莲祠”。
【注释】
1苏贺,苏指唐人苏颋,罢相后为礼部尚书、检校益州大督府长史,“白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礼,因谓群僚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贺指贺知章。
2元宗,即玄宗。
3拾遗招魂句,李白死后方得到左拾遗的诏封,故云“虚职”。
4楚魂句,意为埋葬于楚地的李白之魂应当回到故乡来。
5月圆,李白之胞妹,墓在青莲天宝山中。
6房琯(696-763),河南人,字次律,玄宗时任文章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肃宗立,多参与朝正机密大事,有重名,然疏阔好大言。至德元年,房琯请兵讨安禄山,战于陈涛斜,全军覆没。此喻李白以作败军之将为耻。
7勉君蛇虎,李白《蜀道难》中有“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诗句,劝勉皇上应朝夕警惕叛臣逆贼作乱。
8啜,饮。 《楚辞·渔父》:(渔父)问屈原:“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众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杨其波?众人皆醉,何不一哺其糟而啜其醨(薄酒)?”
9驺虞,义兽名。 鸑鷟,风凰之别称。李白《大猎赋》:“解凤凰与鸑鷟兮,旋驺虞与麒麟。”
10廉泉、让水,皆水名,在今江油市西北。廉泉,《彰明县志·古迹》:“廉泉,县(旧冶在今彰明镇)北十五里太平场大乘寺左,俗名玉带泉。《旧志》:宋明帝因言贪泉,问梓潼人范伯年:‘卿乡有贪泉否’?对曰:‘梁益间唯有廉泉、让水,不闻有贪泉。’帝善之,因拜梁州剌使。”
11月旦多评,《后汉书·许劭传》:“初,邵与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后因称品评人物为“月旦评”或“月旦”。
12东方,指东方朔。汉武帝时待诏金马门,官至太中大夫。唐玄宗曾封李白为翰林学士,故以东方朔喻之。 稽阮,指晋诗人稽康、阮籍。阮籍善五言诗,因对黑暗现实不满,故多讥刺。稽康愤世嫉俗,思想新颖而激进,其文姿肆雄辩,诗风清俊。此言李白身兼三人之长。
13俎豆,祭祀、崇奉。《庄子·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俎豆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
匡 山
清·胡时锦
浮世浮名过眼埃,青莲尚有读书台。
槛前古柏亭亭秀,窗外奇峰面面来。
诗句空怜仙鹤失,江声犹忆锦袍回。
夜深月下闻天籁,疑是豪吟对酒杯。
【题解】
胡时锦,清江苏人,余不详。该诗选自清光绪时伍丕文、欧培槐等重修的《江油县志》卷二十四,清龙安知府蒋德钧纂《匡山图志》所收此诗与《江油县志》同。何庆恩、韩树屏等所纂《彰明县志》也收了此诗,但作者却为彰明廪生蒲琮。原诗为:
忆昔风流词赋才,匡山尚有读书台。
亭亭古柏阶前立,叠叠烟云窗外来。
诗句空怜仙鹤失,江声犹忆锦袍回。
良霄坐听吹天籁,疑是豪吟对酒杯。
该诗除首句各异,三、四句和第七句与胡诗略有不同外,其余完全一致。胡诗显然高明得多。胡诗起二句是以对比手法起兴,突出了李白的不朽业绩。而蒲琮名下之诗,开头一句“忆昔青莲词赋才”属正面直述李白才华,与次句“尚有”一词失关连。第二联胡诗用“秀”字将形容词动化,比蒲诗之“立”字生动形象。“奇峰面面来”,乃匡山特定之景,又比蒲诗“烟云叠叠来”更有特点。第三联全同,扣紧“怀古”之题。“江声犹忆”,移情于物,倍感怀思之深。最后一联写夜深人静,明月高照,远处传来大自然的各种声响。诗人怀疑这是风流倜傥的李白在把盏豪吟。“夜深月下”,意象幽美,境界崇高,显然又比蒲诗“良霄坐听”高明得多。胡诗全诗无一“怀”字,只是写景,而“怀古”之情自在景中矣!也许,这两首诗本属同一人所作,一为初稿,一为定稿,后人传抄记误也未可知;也许蒲诗有抄袭胡诗之嫌。
太白读书台
清·李显绪
山翠欲飞江上泊,上有高台推太白。
春葩丽藻灿文章,一朝名姓通君王。
古人读书养真素,今人读书在章句。
男儿意气自分明,肯将事业归浮萍?
前有扬雄后司马,匡山特起持风雅。
只知天上有仙人,谁道天涯有谪臣?
吹台酣歌不复在1,竹溪缥缈云烟外2。
但看萝薜满流霞3,不见沈香旧日花。
【题解】
该诗选自清龙安太守蒋少穆纂的《匡山图志》卷二。李显绪,四川华阳(今属成都市双流)人,清禀生。《彰明县志》作李光绪,《匡山图志》、《江油县志》均为李显绪。
比喻、对比为该诗特点。全诗十六句,两句一转韵,灵活多变。
【注释】
1吹台,古迹名,在河南开封东南禹王台公园内,相传为春秋时期师旷的吹乐之台。后来多以此比喻宫廷台阁和游宴之所。
2竹溪,指“竹溪六逸”,此处代指隐逸之处。
3流霞,仙人所饮之酒,后借指一切美酒。李白《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狐裘兽炭酌流霞,壮士悲吟宁见嗟?”
青莲故里
清·李光绪
青莲不可见,绿竹自相于1。
诗酒成双绝,溪山剩一区。
幽怀大鹏远,豪兴六鼇俱2。
月满宫袍夜,何为在客途。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时彰明县令何庆恩等修纂的《彰明县志·艺文下》。
此诗以乐写哀,别俱情致。感叹李白之沦落不遇,诗意苍凉,一派身世之感见于言外。
【注释】
1于,通与。
2六鼇,《列子·汤问》记载一个神话故事,说东海有五山:“岱舆、员峤、方壶、瀛州、蓬莱,无根连著,常随波上下往还,上帝便命禺强使十五巨鼇举首顶住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彰 明
清·李光绪
荒城斗大俯江滨,唐代天才此卜邻。
让水廉泉都净澈1,匡山紫巘自嶙峋2。
草生灵药乌苗长3,花发春风鹿韭新4。
为访当时仙吏迹,窦圌遗响应高臻5。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时彰明县令何庆恩等修纂的《彰明县志·艺文下》。
【注释】
1让水、廉泉,详见吉保陛《读书台怀古》注。
2匡山紫巘,即匡山、紫山。紫山,亦称紫云山,在李白故里青莲场西北。李白有“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之句。
3灵药,指名贵中药豺附子,有土人参之称。彰明县为附子故乡,素有“世界附子在中国,中国附子在彰明,彰明附子在河西(县城涪江西岸)”之说。
4鹿韭,即鹿耳韭,通称韭莱,既可入药,又是蔬莱中之佳品,还可做成韭黄,属高山特产。
5窦圌遗响,此指李白《题窦圌山》:“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
青莲书院落成陈明府座中应教
清·李光绪
人间醉学士,天上谪仙人。
彩笔惊明主,金鸾愍放臣。
文章期复古,事业不教新。
剑外无知己,江干有隐沦。
云山空寄傲,风月漫为邻。
名世家谁继,遗编集自珍。
诗从天末忆,寺向陇西询1。
神君崇祀事,风宪重乡傧。
疋绢分余奉,条冰式荐绅2。
亭台窥泮壁3,灯火烛星辰。
讲学阳城重4,摅词楚水亲。
风流开绛帐,赏识拭青萍5。
涪水清波远6,匡山遗响臻。
莲花红入幕,竹箭绿生筠。
到此心期洽,幽兰好共纫7。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年间由何庆恩、韩树屏等纂修的《彰明县志·艺文下》。
陈明府即陈湋,绵州人,光绪戊戌(一说戊子)科进士,曾作过浙江等地地方官,故称明府,青莲书院落成后被聘为山长。
【注释】
1陇西,此指彰明青莲场(今江油市青莲镇)东南的陇西院,原为太白故居。
2条冰,《荀子·劝学》:“青,出于兰而深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泮,春秋时鲁国水名。鲁国因建学宫于泮水之边,故称泮宫。后来便以泮代指学校。
4讲学句:指讲学的人都象阳城一样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阳城(736-805),唐北平人,字元宗,进士及第,后隐于中条山。德宗召为谏议大夫,以直声著称。曾上疏留陆贽,力阻裴延龄为相。帝怒,改国子司业。常对诸生言:“‘凡学者所以学为忠与孝也。诸生有久不省亲者乎?’明日谒城,还养者二十辈,有三年不归侍者斥之。简孝秀德,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躬经讲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见《新唐书·卓行》)。
5青萍,古之宝剑名。三国时魏陈琳《答东阿王笺》云:“君侯体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将之器。”此喻擦拭锋芒、展露才华。
6涪水,即涪江,四川境内的河流,系嘉陵江的支流,也是李白故里的一条主要河流。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与九寨沟县之间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南流经平武县、江油市、绵阳市、三台县、射洪县、遂宁市,于合川市市区汇入嘉陵江。
7幽兰句,佩带香草,防止邪恶之气的侵袭。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匡 山
清·杨 曙
放怀今古李长庚1,绝世仙才孰抗衡。
更有何书供遍读?荒台留与乱云横。
【题解】
该诗选自清龙安知府蒋德钧所纂《匡山图志》卷二。杨曙,四川叙永人,龙安府教授。余不详。
【注释】
1李长庚,即李白。传说李白本太白金星(即长庚星)降世,故以长庚为号。
登匡山歌同邵珊海重九登高
清·董炳章
一生最有看山癖,东岱西华半足迹。
年来策马入蜀都,辜负名山殊可惜。
客冬捧檄入汉昌1,弹丸城踞水云乡。
群峰四面儿孙立,中有一峰形如匡。
读书高台跨山右,相思半载游终否?
迩来偷得忙里闲2,况逢佳节是重九。
连骑不觉路迢迢,羊肠鸟道通烟霄。
舍骑徒步追寻去,欲行且住碧山腰。
菊花肥时秋色老,腰脚已倦山更好。
黄叶满谷台满径,瞬息天风为我扫。
自古才人数谪仙,谪仙一去已千年。
青山不老石不烂,灵迹永据白云巅3。
先生在上莫言诗,压倒骚坛树鼓旗。
邵君珊海有仙骨,清词丽句突过之。
先生在上莫言酒,一吸长鲸空百斗4。
衣钵幸而得真传,泥醉山僧如木偶。
夕阳催下万松岭,一色苍茫饶暮景。
此夕明月未曾邀,铁蹄踏碎玻璃影5。
接辔从容又问程,良霄绝胜鹿门行。
回首翠微凭眺处,依稀犹听读书声。
【题解】
该诗选自清龙安知府蒋德钓所纂《匡山图志》卷二。董炳章,字寅生,贵州贵筑人,进士及第。道光二十七年署彰明令,不久调垫江,未就任。解组(即辞官职、解去印绶)后,流寓彰明县城。同治三年卒,葬于天龙山。邵珊海,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注释】
1客,指作者本人。 汉昌,晋末侨置。后魏改为昌隆。唐避玄宗李隆基讳,改昌明。宋改彰明。
2迩日,近日来。
3据,通踞。
4一吸长鲸空百斗,据言李白酒量之大,每饮,纵有百斗也一吸而空。该诗原木刻本“百斗”作“百年”。“百年”显然不通,因李白已辞世千年之久。用“千秋”或“万古”尚可,但此层韵脚为“酒”“斗”“偶”,故“空百年”应为“空百斗”。
5玻璃影,指月影。
按试龙郡过青莲乡望匡山
清·钟骏声
赤鲤跃渊化作龙,一吐万朵青芙蓉。
手扶大将翊国运,气摄巨珰无怯容。
已将富贵等闲视,哪有冀倖藩王从。
东流西放不归去,千年愁杀匡山峰。
【题解】
该诗选自清龙安知府蒋德钓所纂《匡山图志》卷二,并镌刻成诗碑。钟骏声,浙江仁和人。明清时仁和与钱塘并为杭州府治。
游匡山用太白《辞山》原韵
清·朱 镕
为访先生来古刹,登台松柏拂岩垂。
书声响绝人疑在,莲沼花翻客共随。
文讌重开诗百首,星芒应照酒千卮。
谁怜此地成榛莽,仙吏追寻日暮时。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年间彰明县令何庆恩等重修的《彰明县志·艺文下》。朱镕,清末平武县令,余不详。
这是一首步韵诗,龙安太守蒋少穆编的《匡山图志》收存一首浙江李镕的诗。其诗题为《游匡山步太白原韵》:“为访匡山来古刹,登台松柏拂岩垂。书声响绝人疑在,花萼开残鸟尚随。一曲漫怀诗满座,千年空忆酒如池。谁怜乱后成榛莽,野吏追寻日暮时。”很显然此乃前一首诗之初稿。但究竟是平武“朱镕”所作,还是浙江“李镕”所作,尚不可考。
【注释】
1文讌,文人相聚宴饮。讌同宴。
龙州蒋少穆太守重建太白祠,并置匡山书院于祠侧,将以夏五落成,移余讲席。清明日集登龙书院生入山中以观土木,从游者四十人(五首选二)
清·李 榕
压山搂阁起峥嵘,上座长庚炯炯明。
回首十年祠下路,没人游屐草青青。
卖卜君平空有肆,操琴司马独无台。
读书自是千秋事,都向名山过去来1。
【题解】
该诗选自清光绪《江油县志·艺文下》,原题下共有五首,这里选了第三、第四两首。李榕(1818-1890),原名甲先,字申夫,蜀中剑门人,咸丰壬子(1852年)进士。官至浙江盐道使、湖北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同治己巳坐事回乡,主讲剑阁兼山书院,后被龙安太守蒋少穆延聘至江油,为龙安府登龙书院和匡山书院讲席。主纂同治《剑州志》,著有《十三峰书屋集》(由蒋少穆首刊)。
【注释】
1都向名山过去来,犹言后人都追踪李白的遗迹,至大匡山凭吊、缅怀李白。
寄题匡山太白祠
清·伍肇龄
太白高名悬日月,余芬犹被读书山1。
光腾万丈留诗卷,云卧千秋想竹关。
太守葺祠崇肖像3,谪仙飞步上孱颜。
各抒怀抱挥珠玉,引我神游碧嶂还。
【题解】
该诗选自清光绪《江油县志·艺文下》。伍肇龄,四川邛州人,余不详。
【注释】
1读书山,指大匡山。据北宋《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记载:李白“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平有十载。”因此,大匡山的大明寺又称李白读书台。
2竹关,唐张籍诗:“旧宅谁相近,唯僧近竹关。”此以竹关代指旧宅或故乡。3太守,指龙安知府蒋少穆。
次彰明怀太白
清·葛峻起
千古风流地,传闻有谪仙。
我来访遗迹,怀古总悠然。
大雅久不作1,高才剧可怜2。
只应浣溪叟3,魂魄与周旋。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年间彰明县令何庆恩等重修的《彰明县志·艺文下》。彰明县,治所即今之四川省江油市彰明镇,唐时辖青莲场。葛峻起,河南虞城人,曾任彰明督学、四川学政,余不详。
【注释】
1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李白《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这里以大雅代指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2剧可怜,极可怜、甚可怜。
3浣溪叟,指杜甫。乾元初,杜甫由秦州南下,依东川节度使严武,结庐于成都西门外浣花溪畔。
宿漫波渡闻子规
清·葛峻起
骑鲸人去杳难期,古渡滩头有所思。
蜀魄似怜人寂寞1,声声啼上最高枝。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年间彰明县令何庆恩等重修的《彰明县志·艺文下》。
漫坡渡,在今江油市青莲镇南之盘江岸边,相传“李白母曾綄纱于此,有鲤跃入篮中,烹而食之,遂孕而生李白。”
【注释】
1蜀魄,即子规鸟,又称杜鹃。相传为蜀王望帝所化,其叫声为“不如归去”。
匡山读书台
清·葛峻起
魂不归兮蜀道难,匡山遗迹带寒烟。
池亭空贮青天月1,词赋真登大将坛。
一代才名摇海岳,百篇诗兴醉长安。
当年手植今犹在3,留得苍松万古看。
【题解】
该诗选自清同治年间彰明县令何庆恩等重修的《彰明县志•艺文下》。
匡山,指李白少年时读书学剑的江油大匡山。
【注释】
1池,即失鹤池。
2摇海岳,用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意。
3当年手植,指李白亲手所植之松树。
游太白洞二首并序
清·蔡世英
匡山凡三叠。太白祠在一叠,摩诃洞在二叠,太白洞、毛子洞在三叠。太白祠去太白洞八里路,极幽险。洞在三叠之麓,洞口仅尺许,内如厂屋,异景怪石,层层叠见,如石笋、石棂、石屋、石鼓、石钟、石磬、石柱、石泉、石井、石梁、石床类,非雕刻可就。余燃竹炬,穷极幽深,俱属薰热。内有沙坪,广五六步。小坐其间,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1,几不知吾身在何处。所谓洞天者,其在是耶?毛子洞、摩诃洞惜日短不能尽历。有白鹤洞在山后,景压诸洞,白鹤仙人得道处也。余虽未遍游诸洞,然至太白洞,亦略见其洞天景象矣。
其 一
萦廻绝径细如弦,万折初来古洞前。
人作蛰龙归洞府,手燃松炬访神仙。
光明石壁无尘秽,清洌瑶池有玉泉2。
倚杵乾坤天数极3,几时盘古再开天。
其 二
洞与桃源一径通,当头钟乳绣青红4。
花开万岁神仙药5,笋长千年造化工。
雕阁画廊廻曲直,石钟玉磬响叮咚。
避秦人在家中坐,共呼登天架彩虹。
【题解】
该诗选自清光绪时江油县令伍丕文、欧培槐所纂《江油县志》卷二十四。蔡世英,清末西蜀华阳县(今四川成都市)人,余不详。
太白洞在江油共有两处,一处在武都城北的涪江岸边,另一处即此。两处均为李白少年读书处。匡山太白洞之构造形势,作者于序中已交待十分明白。
【注释】
1与万化冥合,与万物之变化暗合。
2瑶池,此喻太白洞。
3倚杵乾坤天数极,倚靠着石柱把太白洞一级一级支撑着。乾坤,此指洞中天地。
4当头钟乳绣青红,头上的钟乳石或青或红、青红相杂,如彩线绣出一般。
5花开万岁神仙药,石花开放,如万岁不老之仙山灵芝。
6登天架彩虹,太白洞为隐者架起了一座登天的彩虹,暗指其为归隐佳处。
新修匡山太白祠二十四韵并记
清·蒋德钧
匡山在江油县治西三十里,太白读书处也。《一统志》:“匡山亦曰戴天山1,太白访道士处。”有祠一椽,庑下有碑2,镌太白出山诗一首。丙戌八月3,余偕宾客一至其处,遗像䵝昧4,满目榛莽,乃蠲疏剔治5,增其旧制。工成,适提学高公按试至。公宴祠内,遂记以诗。
才名塞今古,金殿隐星辰。
有主开元盛,余生骨相屯6。
夜郎天惨淡,供奉事沉沦。
多口谗何炽,孤臣道不伸。
酒家非得已,乐府岂无因。
知己投明月,奇编泣鬼神。
招魂无宋玉,同命悼灵均。
涪水园庐好,乡祠俎豆陈。
匡山灯火地,图像涧溪滨。
近代风流歇,边陬盛迹湮7。
桃花空雨露,野竹已荆榛。
贱子官斯土8,非材愧负民。
探奇疏志气,修废敢因循。
昨岁中秋节,今兹上巳辰9。
谪仙宜作主,载酒迭为宾。
绵谷松杉贱10,经旬土木新。
商量作重九,点缀拓前人。
缘隙培丹荔,求田佐白蘋。
輏轩开胜社11,庠序洁明禋12。
酣宴云含幕,高歌月满轮。
去来疑有数,风物自长春。
书剑当年误,精灵故国亲。
登临殊谢范13,眺览隘洮岷14。
清景留题在,贞珉更不磷15。
【题解】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选自清光绪《江油县志》卷二十四。蒋德钧(1852-1937),字少穆,湖南湘乡人。清光绪九年(1883年)任龙安府知府,执政十年,颇有政绩。在任时,平冤狱,禁赌搏,兴农劝学,除暴安良,赈灾利民。光绪十一年(1885年),扩建大明寺,增设匡山书院,延请剑门李申夫(榕)为山长,培养了大批人才。由于他为官清廉,离任时,江、彰二县乡绅为其建德政坊于青莲乡五家坡下的江锦道旁(现移江油市太白公园内)。
【注释】
1匡山亦曰戴天山,此说非是。戴天山,乡民讹为盖天山或盖台山,在大匡山后三十多里处,因其山势入云,高指蓝天,故名。
2碑,此指北宋熙宁元年所立《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文中载有李白《出山诗》,亦即《别匡山》。
3丙戌八月,即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农历八月。
4䵝昧,深黑色。唐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图像之威,䵝昧就灭。”
5蠲疏剔治,免除徭役,疏导治理,剔除习弊。
6屯,通肫,仁厚貌。董仲舒《春秋凡露》:“(孔子)为鲁司寇,断狱屯屯,不敢自专。”
7边陬,边远的村落。
8贱子,作者自谦。
9上巳,农历每月上旬的巳日。三月的上巳为古代节日。汉以前必取三月巳日;汉以后定为三月初三,不必取巳日。此指三月三日。
10绵谷,广元古称绵谷,此指购木之地。
11輏轩,一般指使臣所乘之轻车。 胜社,美好的迎神庙会(社日)活动。
12庠序,古代地方所设学校,此指匡山书院。 洁明禋,指祭祀神明。
13谢范,谢指南朝诗人谢灵运,喜登山游览;范当指明人范允临,允临为吴兴人,字长倩,万历进士,工书画,与董其昌齐名,筑室于天平山之阳。凡四方知交来吴,均邀游于山水间。
14洮岷,指洮河、岷山。前者为黄河支流,在甘肃省境内;后者在大匡山之北,绵延四川、甘肃二省,为黄河长江分水岭。隘洮泯,即被壮丽的洮泯山脉挡住了视线。
15贞珉,石刻碑铭的美称。 不磷,不损伤。《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
大匡山,李白读书处也。旧有庙,今就颓圮。太守蒋少穆改建匡山书院,主讲者方伯李君申夫。文翁化俗,扬子说经,一时而两逢其盛矣。率成二首
清·赵以炯
闻说匡山盛,灵奇自古开。
千崖迎面出,万壑荡胸来。
欲访骑鲸客1,谁怀倚马才2。
龙安贤太守,好士仿金台3。
佳气郁葱葱,层楼亘太空4。
读书深树里,洗砚古池中。
自得江山助,应多翰墨雄5。
此间贤士在,绛帐著高风。
【题解】
该诗选自清光绪时伍丕文、欧培槐重修的《江油县志》卷二十四。赵以炯,贵筑(今贵州省贵阳市)人,余不详。
方伯指一方之长,这里指李申夫,号榕,蜀中剑门人,曾做湖南布政使。文翁,汉庐江人,景帝末任蜀郡太守,于成都市中设立官学,招属子弟入学。入学者免除摇役,成绩优异者补都县吏。武帝时,令天下郡、国立学校官,自文翁以为始(事见《汉书》八九卷)。此喻龙安太守蒋德均。扬子,西汉蜀郡成都人扬雄,字子云,此亦喻李申夫。
【注释】
1骑鲸客,指李白,见葛峻起《宿漫波渡闻子规》诗注。
2倚马才,极言才思敏捷。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成七纸,殊可观。”李白《与韩荆州书》:“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3好士,尊重人才。 金台,即黄金台之省称。《战国策·燕策》记载了燕昭王为使燕国强大,筑高台,四方延揽人才以报齐国攻击之耻。李白《古风》(十五):“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黄金台,即招致和培养人才之意。
4亘太空,横亘于太空之中。
5翰墨雄,喻文才出众的俊杰之士。
6绛帐,指讲学。详见李显绪《青莲书院落成陈明府座中应教》注。
匡山谒太白祠三首(选二)
清·刘向荣
让水廉泉外1,长留一片云。
扪萝寻径入,飞瀑隔涧闻。
古木何知代,山禽自乐群。
当年灯火夜,有客细论文2。
才大难为用,真怜出岫云。
残生天下乱3,万事醉中闻。
翚翟江湖老4,堂皆燕雀群5。
古今同一慨,安用送穷文6。
【题解】
该诗选自清龙安知府蒋德钧所纂《匡山图志》卷三。刘向荣,字韵篁,湖南善化(民国并入长沙)人。余未详。
【注释】
1让水、廉泉,水名,并为江油两处名胜古迹。《南史·胡谐之传》载:南朝宋时,梓潼人范柏年为州将,大都督刘亮使出咨事,见宋明帝。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柏年:“卿州复有此泉否?”曰:“梁州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又问:“卿乡在何处?”曰:“臣所居廉、让之间。”明帝喜,遂封梁州剌使。
2细论文,用杜甫《春日忆李白》“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句意。
3残生句,指“安史之乱”。
4翚,指高飞之鹰隼,亦指五彩山雉。 翟,长尾山雉。 此以五彩高飞之禽鸟喻才高志大之士。
5燕雀,喻毫无大志之人。《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6穷文,指作者所写凭吊李白之诗文。文人称寒士,寒士所写凭吊之文,乃徒抒胸中慨叹,更有什么实际意义?
匡山谒太白祠用刘韵篁原钧
清·蒋本怀
凭栏飞逸兴1,俯仰入青云。
野竹凌霜健,疏钟带雨闻。
当年空力士,同调有崔群2。
如此名山好,谁荣九锡文3?
【题解】
这首诗是步刘向荣作之原韵,出处同前。
蒋本怀,湖南湘乡人,大约是龙安知府蒋德钧之同宗。
【注释】
1逸兴,清闲脱俗之兴致。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2崔群,指李白友人崔宗之、崔成甫等志向、观点相类者。
3九锡,传说古代帝王为尊礼大臣所赐的九种器物。魏晋以前大臣执掌朝政、建立新朝之前,加九锡以成常例。此喻皇帝所赐的殊荣。
匡山谒太白祠用刘韵篁原韵
清·毛贤瑞
书台横秀气,翠壁有孤云。
失鹤千年事,啼猿午夜闻1。
金樽邀月酌2,玉笛下仙群3。
望古怀深意,惭无锦绣文。
【题解】
该诗选自清龙安知府蒋少穆所编《匡山图志》卷三,仍属步韵刘向荣之作。毛贤瑞,湖南缃乡人,蒋少穆之同乡,余未详。
【注释】
1失鹤二句用李白《别匡山》诗中“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句意。
2金樽,李白《行路难》:“金樽美酒斗十千”。
3玉笛,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匡山谒太白祠用刘韵篁原韵
清·彭卿晃
我来千载后,临眺欲忘归。
广厦群贤集,新祠百尺巍1。
爱才唯贺监2,无命岂杨妃?
掉爷班门里,抽毫不敢挥。
【题解】
该诗选自清龙安知府蒋少穆所编《匡山图志》卷三。彭卿晃,湖南邵阳(今宝庆县)人,余未详。
【注释】
1新祠,指蒋少穆所建匡山书院。
2贺监,指太子宾客贺之章。
匡山谒太白祠用刘韵篁原韵
清·毛良骐
无限登临意,骚首欲题难。
百代怜才少,千秋吊影单。
残碑余宋世1,古木有秦官2。
为政风流地3,游人笑语欢。
【题解】
该诗选自清龙安知府蒋少穆所编《匡山图志》卷三。毛良骐,湖南湘乡人,府尹蒋少穆之同乡,余未详。
【注释】
1残碑,指北宋熙宁元年所立《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
2泰官,指古松,亦即五代夫松。《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3风流,指李白故里。“为政风流地”,即在李白故里作官。
丁亥七月江油试竣,陪高熙亭学使、
蒋少穆太守游匡山,谒太白祠
清·徐大昌
词曹星使抱云来1,太守风流载酒陪。
旧迹重寻读书处,新诗犹见谪仙才。
星辰天上文昌近,江汉源头禹穴开2。
共作笔花千万树,不应唐代独人才。
【题解】
该诗选自清龙安知府蒋少穆所编《匡山图志》卷三。徐大昌,四川南川(即今重庆市南川县)人,光绪年间曾做平武训导,欧培槐等所编光绪《江油县志》收有徐氏所写《匡山书院记》、《小匡山学记》、《蒋公德政坊序》及吟匡山诗作、楹联等。
【注释】
1词曹星使,词曹犹言词林,词林又为翰林之通称,此指提学高熙亭。唐高适《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月卿临幕府,星使出词曹。” 星使,古代天文学家认为天节八星主使臣持节,宣威四方,因称皇帝使臣为星使。
2文昌近二句,原诗下注云:“龙安毗连梓潼文昌故里,石泉(即北川)则大禹诞生地也。”
重修匡山太白祠
清·陈同礼
栋宇周回列岫青1,枌榆千载有余馨2。
山川点缀归风雅,一样平羌江上亭3。
一掬苹香洞壑幽,灵旗风满暗生愁4。
读书台畔当时月,夜夜空山相对秋。
任城采石偶经过,到处登临足啸歌。
千古青莲乡社在,精灵应住故山多。
姑孰青山系梦思,汉宫飞燕解新词。
天涯何事迟归棹,容易秋霜上鬓丝。
【题解】
该诗选自清光绪时伍丕文、欧培槐等重修的《江油县志》卷二十四。陈同礼,安徽怀宁人,生世未详。
【注释】
1栋宇周回,高大的庙宇回环重叠。
2枌榆,地名。汉高祖刘邦为枌榆乡人,起兵时祷于枌榆社。后来便借枌榆作为故乡的代称,或称榆社。
3平羌江,即青衣江,在四川峨眉山东。
4灵旗,绣有招摇星(即北斗七星之柄)图案以示征伐、祭祀的旗帜。《汉书·礼乐志》和《汉书·郊祀志》均有记载。
自圌山游大匡山谒太白祠
清·吴朝品
我行入圌山,下山到关渡1。
关渡屈盘十五里,云是太白读书处。
先生当日读何书,大匡小匡云卷舒2。
不见旧时陇西院3,但闻溪壑流泉声徐徐。
讲堂一朝营大屋4,弦诵铿锵遍林谷。
名山石室似嫏嬛5,龙州太守初兴筑6。
谪仙一去百千年,层峦斗绝摩青天。
空谷鸟鸣互酬答,盈阶草色长芊眠7。
吁嗟呼!当涂主人难再得8,招魂万里归蜀国。
乡人遥拜读书台,酹酒临风三太息9。
【题解】
该诗选自清光绪时伍丕文、欧培槐等纂修的《江油县志》卷二十四。吴朝品(1858-1900),字立卿,绵州人,祖籍福建龙岩州漳平县,其鼻祖麟魁入川,定居绵州,三世务农。其父敏斋曾作黔江教谕。朝品乃绵州拔贡,诗书名士,诗文书法声蜚遐迩。今绵阳李杜祠乃其(于1900年)所建。有《吴氏述得录》一卷、《涪雅堂诗》四卷。
圌山即窦圌山,在今江油市北四十多里处,三峰插云,相传唐彰明主簿窦子明曾归隐于此,白日飞升。现为著名风景名胜地。
【注释】
1关渡,渡口名,在今江油市大康镇雍村河边。
2小匡,山名,又名读书台,东邻点灯山,相对耸立。志书将小匡山与点灯山混为一谈,实误。
3陇西院,在青莲天宝山,为李白故居。
4营大屋,营造匡山书院。
5名山石室似嫏嬛,犹言大匡山有如嫏嬛福地。元伊世珍《嫏嬛记》载:“晋张华游洞宫,遇一人引至一处,大石中开,别有天地,宫室嵯峨,每室各陈奇书,有《历代史》、《万国志》等秘籍。张华观其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问其地,曰:嫏嬛福地也。”
6龙州太守句,龙州即龙安府。此句诗下作者原注云:“蒋少穆太守建匡山书院于此。”
7芊眠,茂密幽深。
8当涂主人,指李白。李白墓在当涂青山,故云。
9酹酒,以酒浇地。